2007•9•8
花中君子

荷花有“花中君子”之美譽,古人還以她比喻品德高潔之士。君子,林家聲先生, 譽之無愧。一如愛蓮說曰:

  • 「出汙泥而不染」,安素,不W不移,貫徹其志。
  • 「中通外直,不蔓不枝」,虛懷、謙謙風度。對理想、藝術,專心不二。
  • 「香遠益清」,超卓美譽,為藝術、努力不懈、鍥而不捨。宏揚粵劇,傳承薪火。
  • 「亭亭淨植」,高潔品德,勵志守常、立德立言。

際此盛夏,驕陽似火,最佳去處,莫如臨水薄荷,讓淡淡荷香,散去一空悶熱, 消暑清涼。

沈三白「浮生六記」卷二,提到一種花大如酒杯,葉大如碗的<<迷你荷>>: 「以老蓮子磨薄兩頭,入蛋殼使雞翼之。俟雛成取出,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門冬 十分之二搗爛拌勻,植於小器中,灌以河水,曬以朝陽,花發大如酒杯, 葉縮如碗口,亭亭可愛。」

冷香飛上詩句說荷花
詠蓮 鄭允端

本無塵土氣,自在水雲鄉。 楚楚淨如拭,亭亭生妙香。

荷花生日:
農曆六月為荷花節,又稱荷月。古人以荷花為六月的「荷盟主」, 稱這天為「觀蓮節」,據清代顧祿《清嘉錄•荷花蕩》記載:“是日, 為荷花生日,舊俗,畫船蕭鼓,競于薊門外荷花蕩,為荷花拜壽”, 可見當時賞荷風俗之盛。

荷蓮釋名:
荷花,屬睡蓮科,多年生草本植物,是一種古老的植物,有單瓣、 複瓣、重瓣之別,生於淺水中,葉大而圓,花葉清香。古稱「荷華」 「或芙蕖」、別名「芙蓉」、江東呼「荷」。花未開時曰『菡萏』, 已發則曰『芙蕖』。後世為將它和木芙蓉加以區別,稱荷花為水芙蓉。

芙蕖凋謝後,露出多孔的「蓮蓬」,每個孔娷瓣F一顆白色的叫 「蓮子」(古稱「菂」)。蓮蓬的莖古時也有專名;叫「茄」;它那又圓 又大的荷葉,古稱為「蕸」;埋在泥土中多節的粗莖,則叫作「蓮藕」 或「藕。」由此可見荷花是正名、本名,因為它生蓮子,所以才又有 「蓮花」的別稱。

據《說文》和《爾雅》述說:蓮是一個形聲字,本和「荷」字有別, (蓮是芙蕖、荷是葉、藕是根。)但今天巳彼此相混了。

南宋人黃休復「茅亭客話」上也從實用的觀點稱讚荷花: 「藕有四美, 根為菜、花為翫、實為果、葉為杓,具此四美,池沼亭檻之前為瑞草, 萍藻荇不得與侔也。」

荷花品種:
荷花一般有紅、粉、白、黃四色。根據明人王世懋「花疏」、 高濂「遵生八牋」、王象晉「群芳譜」等書記載,荷花品種有紅、白、 黃外,還有:- 碧蓮、碧臺蓮、金邊蓮、錦邊蓮、重臺蓮、並頭蓮、 一品蓮、四面蓮、灑金蓮、白蓮、紅白蓮、大紅蓮、衣砵蓮、石蓮、 大風蓮、建蓮、迷你荷、夜舒荷等。

愛蓮之因:
荷花的氣質惹人喜愛

《詩經》:「山有扶蘇,隰有荷花」和陳風:「彼澤之陂,有蒲菡萏。」
《楚辭》:「製芰荷以為衣兮,集芙蓉以為裳。」
《洛神賦》:形容甄后之美,云:「遠而望之,皎若太陽升朝霞; 迫而察之,灼若芙蓉出綠波。」千古以來荷花已深植在人們生活之中, 盡得騷人墨客的歌頌。

楚辭九歌中的湘夫人,是湘水之神,也是一位愛荷的美神,她築室於 水中,以荷葉為蓋,將石蘭杜若灑在茫茫湘水中,辛夷桂蘭的芬芳氣息, 充滿內庭。「芷葺兮荷屋,繚之兮杜衡,合百草兮實庭,建芳馨兮廡門。」 靈花香草的潔淨,散發她的純真和浪漫性格。

宋儒周敦頤是個偏愛蓮花的人,他寫出了傳頌千古的名篇「愛蓮說。」

【愛蓮說】:『水陸草木之花,可愛者甚蕃。晉陶淵明獨愛菊。自李唐來, 世人甚愛牡丹,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漣而不妖;中通外直, 不蔓不枝;香遠益清,亭亭淨植,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。予謂菊,花之 隱逸者;牡丹,花之富貴者也;蓮,花之君子者也。噫!菊之愛,陶後鮮 有聞;蓮之愛,同予者何人?牡丹之愛,宜乎眾矣!』

【評】
過商侯曰:濂溪先生寫愛蓮,而寓意在蓮之外。曰不染者,貧賤不移 也;不妖者,富貴不淫也;中通者,靜虛也;外直者,達順也;不蔓不枝者, 主一也;香遠清者,永終譽也;遠觀不可褻玩者,可大受不可小知也。 學者讀此,可為明德洗心之所助也。

賞荷情懷:
六月是荷花盛開時節,賞蓮在夏、採蓮在秋。

《贈江夏韋太守良宰》 李白
.....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飾.....

《蘇幕遮》 周邦彥
葉上初陽乾宿雨,水面清圓,一一風荷舉。

荷花 趙渢
誰開玉鑑瀉天光,占斷人間六月涼。
日落沙禽猶未散,也知受用藕花香。

荷花 何中
曲沼芙蓉映竹嘉,綠江相倚擁雲霞。
生來不得東風力,終作薰風第一花。

採蓮曲 賀知章
稽山雲霧鬱嵯峨,鏡水無風也自波。
莫言春渡芳菲盡,別有中流采芰荷。

望海潮 柳永
…..重湖疊巘清嘉,中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
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,嬉嬉釣叟蓮娃。…..

【鶴林玉露】羅大經說:『此詞流播,金主亮聞歌,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』,遂起投鞭渡江之志。

宋朝詞人姜夔作客武陵時常與二三好友蕩舟於野水喬木間,秋水將涸,荷葉露出水面踰尋(*),列坐其下,清風徐來,田田蔽日,近荷花而飲,時有「冷香飛上詩句」,為人間仙境之樂事也。 註*:一尋為八尺

宋人許顗在「彥固詩話」裡讚美荷花獨特的清香:「世間花卉無踰蓮花者,蓋諸花皆藉喧風暖日,獨蓮花得意於水月,其香清涼,荷葉無花時亦自香也。」

明人王象晉「群芳譜」也稱譽它「荷花生池澤中最秀,凡物先華而後實,獨此花齊生,百節疏通,萬竅玲瓏,亭亭物表,出污泥而不染,花中之君子也。」

賞荷雅趣
古人賞荷: “茗賞者上也、談賞者次、酒賞者下也。” 今人賞荷一般皆以靜觀為樂,故有 “清觀萬物皆自得之趣”。賞荷,也要觀賞其色、香、姿、礡C一如欣賞詩、書、琴、畫般。聞其香、觀其色,消暑解悶,還可使人修身養性。

荷之色:
荷的顏色有深淺之分,有濃淡之別。宋詩人楊萬里瓛: “恰似漢殿三千女,半是濃妝半淡妝。我國民族皆以淡雅為樂。

荷之香:
荷香有濃淡之分,遠久之別,素以清淡、久遠溢清見長。人皆曰眾花卉,“好花不香,香花不好”,但荷花卻色香俱全。

荷之姿:
一般花姿美態,有剛柔之分,而荷花則以柔取勝。

荷之:
簻O指荷花的風度、幽雅,品德和特性。

賞荷勝地
荷花為風景名勝增添了那份幽情雅趣
廣東三水的荷花世界,是世界上最大的荷花景點之一,其聯:“集千荷風礡A洗萬丈紅塵。” 繰b紅塵,香薰滿襟。

肇慶星湖“輕舟欲采芙蓉去,觸發芳湖九點蝖芋C至今仍有“寶月香荷”和“蓮湖泛舫” 等景點。

杭州“曲院風荷”為西湖十景之一,至今仍以雪簹麰楚C

濟南大明湖北岸“小滄浪亭”園門兩側,有清代著名書法家鐵保寫的一幅楹聯:“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。”

清人劉鶚「老殘遊記」堸O述:濟南大明湖有繞茪E曲迴廊的荷池,池東,有『古水仙祠』前一聯:“一盞寒泉薦秋菊,三更畫船穿藕花。” 荷花為泉城屢添華采。

蘇州園林有一聯:“千朵紅蓮三盡水,一彎新月半亮風。”荷花使園林盈溢虒眻△e意。

四川眉山縣的三蘇祠內有荷花塘,“端蓮亭”的柱上有楹聯一幅:
“多情明月邀君共,無主荷花到處開”。璧映清輝、淡香溢遠,端是天地兩牽情。

成都北郊的桂湖公園,每當八月中秋,湖中荷花盛開,堤岸丹桂飄香。賞荷觀桂,令人陶醉於花月香風中。

相傳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時,見一池塘荷花含苞待放,脫口而出上聯:“池中蓮包攥紅拳,打誰?”隨同的才子紀曉嵐不假思索地續了下聯:“岸上麻葉伸綠掌,要啥?”君臣皆語出自然,妙趣橫生。

荷花美人:
清香雅淡,風禰i人之荷花,古人常將之擬人,以喻美的象徵。
南北朝時,齊東昏侯蕭寶卷,不但讚美潘妃似蓮花一般美麗,還在宮殿地上用黃金打送了一貜鷜洩寣A讓潘妃走在上面,而後讚嘆道:「此步步生蓮花也。」傳為千古美談。此後人們便把女子的纖足稱為「金蓮」,行走稱為「輕移蓮步」。

水月冰姿
沉濁的汙泥,孕育出虪桵活A為喧喧紅塵,披上清香素淡、潔淨心靈的雪衣。


 
更新日期:2007年9月8日